凝聚剂在污水处理的作用
时间:2024-08-13 14:28:04
来源:
浏览|:265次
凝聚剂在污水处理的作用
水中致浊杂质有大有小,细小的悬浮杂质沉降极慢,甚至近于不沉。胶粒在水中保持分散,不能沉降。通过混凝过程后,水中致浊的细小悬浮杂质和脱稳后的胶粒,以及药剂反应物互相粘结成为尺寸较大、肉眼可见、易沉易滤的絮体。混凝过程可分为快速混合、凝聚和絮凝几个阶段。在化学药剂投入水中时,强烈搅拌,使两者在瞬息间均匀混合,化学反应和胶粒的脱稳(称凝聚)一般在数秒钟内完成。再经过适当强度的搅拌,在水流的混凝紊动中使反应产物、胶粒凝聚物和悬浮杂质相互碰撞粘结即形成结实而粗大的絮体称絮凝,一般在5~30分钟左右完成。
1.凝聚
凝聚主要指悬浮粒子之间电荷的中和过程。在此过程中,加入的凝聚剂(通常是多价金属离子,如铁或铝盐)通过与悬浮颗粒表面的负电荷相互作用,中和这些负电荷,减少颗粒之间的静电排斥力,使颗粒能够彼此接近。
2.絮凝
絮凝是指已经通过凝聚作用部分中和电荷的悬浮颗粒,进一步通过添加高分子量的絮凝剂来聚集成较大的团块(絮团)的过程。絮凝剂通常是长链聚合物,能够吸附多个颗粒,使它们通过物理缠绕和桥接来形成较大的絮团。
3.关键区别
作用机理:凝聚主要是化学作用,即电荷中和;絮凝则主要是物理作用,即通过聚合物链的缠绕和桥接。
所用化学品:凝聚常用无机盐如硫酸铝;絮凝常用高分子量的有机聚合物,如聚丙烯酰胺。
粒子大小:凝聚作用在于中和微小粒子的电荷;絮凝作用在于将这些中和后的小颗粒合并成更大的絮团。
工艺顺序:通常先进行凝聚,再进行絮凝。因为只有当颗粒电荷被中和之后,絮凝剂才能有效地将颗粒桥接成大的絮团。
